有个兄弟,沿海家族企业小二代,从小被打压,感情不自信,事业不自信,一天问我八百遍:如此做行不可以?
这么回对不对?
买这件好还是那件?
能否帮忙做个心态建设?
焦虑起来,从早到晚给我发信息。
来成都之后,先去安排do了几针,买了一身衣服。然后,他就开始一直问我,该如何跟女孩聊天,我说你先别急,天天加20个女孩再说。
结果才到第三天,他就和一个妹妹彻夜不归了。
这下他不焦虑了,直到目前也没给我发消息。我常常看不少情感导师怎么说瞬间自信,阿尔法男性之类的。
自信这玩意儿,不是你像个阿Q一样,说自信就自信了。
拿到结果,才能自信。
念书时不感觉,进入社会我发现王阳明心学有两大弊病:
第一是悟了。给人导致一种错觉,看了一本书、一场电影,刷了一个短视频,喝了几碗鸡汤,就感觉自己觉醒了。
王阳明是心灵鸡汤的鼻祖。
第二是自以为是。叫人自我催眠悟出来的东西是真理,心中就是圣贤,批量生产一帮二愣子。
以上两点加起来,比较容易叫人陷入信息茧房。
其实心学价值最大的,就是一个词:知行合一,也就是幻想无数,不如动次真格。
我建议大伙在学习的时候,必须要抛弃所有唯心的东西,什么开悟、觉醒都是扯淡。
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准则。
常常有兄弟问:学习情感看什么书?我推荐大伙必须要好好学习一下教员的《实践论》和《矛盾论》。
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非常重要的著作,这种哲学思想基本可以解决你日常绝大部分问题,包含情感。
譬如说:
为何是“幻想无数,不如动次真格”?
为何实战并不等于实践?
为何目前绝大部分的情感博主都靠不住?
为何没有所谓的说话的艺术方法却存在聊天方法?
为何《迷男办法》我觉得是很片面和局限?
为何我说的也可能不是对的?
当你筹备上前认识面前的漂亮女孩的时候,才会意识到,自己平常的穿着身材有多么的普信。
当你加到了心仪女孩,然后聊不下去的时候,才会意识到,我们的朋友圈动态有多么的low。
当你终于把喜欢的女孩约了出来,才发现,自己并不了解该如何玩儿。
只有去做了,才了解自己有多么糟糕,不做,永远感觉自己完美至极。
所以大家的课程,永远不是叫你先看课,而是叫你去街上找个陌生女生认识试一试。
以我的经验,绝大部分的兄弟,试一试就去世。